在職場上,「與人共事」一直是「能否順利完成任務」的關鍵課題,若更細部說明,它不但是重要關鍵課題,也是不易處理的難題。到底難在哪裡?這裡提出三個常見又令人困擾的問題,大家看了就知道難在哪裡。

 

  問題一、上司做出不符自己期待的事

  執行企劃A先生:「明明把上司的話都聽進去,並按照其指示做好企劃書,但上司看完卻叫我重做!重做的理由是我少加了一些重要議題,但當初上司根本沒講要加那個好嗎?都是因為上司一開始沒指示清楚,我才得重做....。可不可以一開始就講清楚啊!」

 

  問題二、同事做出不符自己期待的事

  研究助理B小姐:「學長每次都交代給我一些不重要的雜事,讓人很沒有成就感。不想做了,好想跳槽...」

 

  問題三、客戶做出不符自己期待的事

  業務C小姐:「這客戶每次都要求一些難搞的事情,搞得我頭好痛。公司的資源有限,怎麼可能做出這樣的成品啊?但又得滿足客戶需求...不然我又會被老闆念。」

 

  這些狀況,是生活中常見的事情。

 

  自己也工作過,可以理解當事人有多為難。雖然這樣的狀況要完全避開很難,但可以透過事前準備來減少此狀況發生的機率或當下立即分析狀況判斷處理方式來解決此情況。像是A先生往後可以事前把問題都先想好,然後跟上司確認;或企劃完成一半時就回報進度給上司並告知接下來的進度,這樣「提早發現問題並解決」的機率就會提升。B小姐有兩種選擇:第一,改變認知,雖然雜事讓人很沒成就感,但如果自己還無法駕熟這些雜事,只是想做更大的事情的話,建議可以先培養出駕熟這些雜事的能力,再談跳槽的事。第二、換環境,若對雜事已經上手,自己該學的都已學到,想要更進步的話,可以及早思考想轉換的產業,找到後朝此目標努力。C小姐可以先分析客戶的要求,公司能達成客戶需求部分有哪些?無法達成客戶需求部分有哪些?列清楚並提出幾套具體解決方來跟上司討論。當然,若你認為有更適合的方法,那麼就用此方法來做。方法沒有絕對,重點是達成「解決問題」的目的。

 

  日本知名組織學習經營顧問池本克之在他的著作《贏在下班後 休假日做什麼,決定你的收入高低!》中提到一個職場事實:「『公司』本就聚集著年齡、世代、思考模式、價值觀、經驗、生活環境等各方面與自己不同的人,而『工作』就是必須與那些人順利地長久往來。」同意,雖然上司、同事和客戶與自己的認知有太多不同處,但為了「長遠關係」,還是以「面對和解決問題」為最高指導原則才是上策。這樣做還能獲得自己的「抗壓性」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快速成長,因此很值得投資!

 

 

 

  

arrow
arrow

    R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